这道独具玉林特色的传统美味,会制作的人已不多
说到玉林的传统名菜,就不能不提炊鸭。其香气浓郁、色泽诱人,口感鲜美柔滑,但制作过程颇为复杂,需要经过腌制、配制调料、蒸煮等多道工序。
炊鸭是玉林本土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味,承载着玉林丰富的历史沉淀和地方民俗,是玉林本土菜肴中的瑰宝。
口感丰富而有层次
玉林炊鸭是一道体现了本地烹饪智慧的功夫菜,其“填料蒸制”的方法独具特色。“所谓炊鸭,就是隔水蒸熟的鸭子,在玉林民间是一道极受欢迎的美味。”玉林市名厨委主席曾基介绍,炊鸭具有制作精、重火功、长炖焖的工艺特点。
曾基说,除了用料有所不同外,炊鸭和古代蒸鸭的制作手法基本一致。“生肥鸭去骨,内用糯米一酒杯、火腿丁、大头菜丁、香蕈、笋丁、秋油、酒、小磨麻油、葱花,俱灌鸭肚内,外用鸡汤放盘中,隔水蒸透。”
曾基介绍,制作炊鸭一般选用玉林本地的土鸭。“土鸭养殖期一般在100天左右,重量约在1.3公斤至2公斤。”
制作炊鸭要使用生盐。制作时,把鸭子杀好后,先用铁镬把生盐炒熟,然后在鸭身里里外外涂抹均匀,腌上20分钟后,冲洗干净。再切姜丝、香菇丝、葱花丝,配上陈皮、山黄皮等香料,用花生油、腐乳、米酒和胡椒粉等调料一起拌匀、腌好,再填入鸭腹里面,然后用针线缝好开口,放进锅里炊蒸。
“炊鸭炊蒸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佳。”曾基说,经过大火蒸制后,鸭肉变得十分软烂,鸭腹内的馅料也饱吸肉汁。出锅后,拆线,倒出鸭肚内的调料,将鸭肉斩好装盘,再把调料淋到鸭肉上。此时的鸭肉香气四溢,入口后甘香、嫩滑,口感丰富而有层次,质地细腻,齿颊间还混合着姜丝的微辛、红枣的回甜、香菇的浓香、陈皮的轻涩等,可谓是妙不可言。
是玉林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
“以前,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十四前后,玉林很多地方的人家都会制作炊鸭。按人数制作,所以人们也把炊鸭称为‘人头鸭’。”曾基说,炊鸭肉质软滑,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嚼得动,这其实也体现了玉林人在烹饪上的智慧。
曾基说,当年在玉林做炊鸭最出名的,当属玉林城区西街口的师傅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,那里有多家熟食店做的炊鸭非常出名,其中一位名叫“文廿一”的师傅制作的炊鸭最受欢迎。据说文廿一一家自清朝光绪时期就开始制作炊鸭,其制作手艺继承了老玉林人的做法,原汁原味。可惜文廿一家的后人现已改行做其他生意,不过,他家制作的炊鸭至今仍留存在众多老玉林人心中。
由于炊鸭制作工序繁多,现在玉林城区制作的人已不多。目前西街口仅有一家制作炊鸭的熟食摊,一些熟知老板出摊时间的市民经常早早就到摊前等候。据说,在金城中心附近的一家以制作炊鸭为主的大排档经常“一位难求”。从中可以看出,时至今日,炊鸭依然是玉林人心中一道“高分值”的美味。
来源 |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





